減速機廠家有的是專門生產上面的齒輪,齒輪在整個減速機上起著重要的作用,那么介紹一下:
什么是齒輪?
齒輪是指輪緣上有齒輪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。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。19世紀末,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,隨著生產的發展,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。
齒輪的材質有哪些?
一、鍛鋼
鋼的強度高,耐沖擊,用熱處理方法能顯著改善機械性能,所有它是制造齒輪的主要材料。由于鍛造毛坯的纖維方向有利于提高輪齒的彎曲強度,所以大部分齒輪如采用鍛造毛坯,只有受力小和不重要的齒輪才直接采用軋制鋼材。按照齒坯處理方法和切齒工藝,制造齒輪的鋼材及熱處理方法分為兩大類:
第一類:齒面硬度HB≤350,用中碳鋼45號鋼、50號鋼或中碳合金鋼40Gr、40MnB、35SiMn等近行調質或正火處理,終切齒可在熱處理后進行。調質后,硬度不高(HB=220~250),材料的綜合性能(機械強度和沖右韌性等)
比較好,適用于低速、中速和中等平穩載荷下工作。工控設備機械中的減速機齒輪多用此類。45號鋼價格低,供應充足,應用最普遍。
正火后,綜合性能有所改善,但不如調質,多用于直徑很大不便調質和不重要的齒輪。選用第—類材料時,小齒輪硬度要比大齒輪硬度高出20~40HB,以使兩個齒輪壽命接近相等。
第二類:齒面硬度HB≥350,用中碳鋼和中碳合金鋼進行表面淬火(齒面硬度HRG=50一55),或者用低碳鋼和低碳合金鋼進行表面摻碳淬火處理(齒面硬度HRG=58—63)。處理后齒面硬度高;齒芯韌性好。所以承載能力強,耐沖擊,但加工困難,成本較高,減速機中應用較少。
二、鑄鋼
當齒輪直徑較大(D>400—600毫米)時,齒坯不易鍛造,因而常采用鑄鋼齒坯并進行正火處理。常用的牌號有ZG45及ZH50等。
三、鑄鐵
鑄鐵價格低廉,能鑄造出復雜的結構形狀,但灰鑄鐵的抗彎強度及耐沖擊能力較差,故只用于低速輕載的開式齒輪傳動中,常用的牌號有HT15-33、HT20—40、HTr30—54等,球墨鑄鐵的機械性能比灰鑄鐵高,可部分代替優質碳素鋼,常用的牌號有QT60-2等。
四、非金屆材料
高速輕載的齒輪傳功,常用非金屬齒輪與另一金屆齒輪配合工作,以減少齒輪傳動的噪音。常用的非金屬材料有酚醛層壓板(夾布膠木)、尼龍等。這種齒輪的承載能力低、壽命短,其許用載荷只有鋼齒輪的25—30%。